2014-01-18
任何艺术作品的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,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,活跃生命的传达,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。“情”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,“气”是生气远出,澄观一心而腾游万象。因心造境,以手运心,虚而为实,在笔墨有无间达到一种水枯石润、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。率意挥洒弃渣存精,曲尽蹈虚揖影之妙。
创作主体忘我于造化的核心,沉冥入神,穷元妙于意表,合神变乎天机,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华而出,行神如空,行气如虹。将最深的“心源”、“造化”构筑一种音乐的状态和浩荡奔驰的生命动力。
“意境”、“气韵”本是东方审美意蕴,然而在水彩画的精神内核中也充分表现出一种心随笔运,取象不惑;隐迹立形,备遗不俗的气质。中国画的大写意、小写意及工笔的创作思想、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充分体现着“无”与“道”的深刻内涵。“大象无形”、“大音希声”、“超以象外”、“得其环中”的意象性表现就更加能揭示其禅意。水彩虽与中国画的画种不同,但在创作意图、表现技法都与中国画不谋而合,注重画内精的延伸、动的收敛、空的内涵、无的丰盈、阴的冷魅力、阳的大度、形的巧拙、气的百变、韵的风骨、精的华彩、神的灵动、意象的风情和旷远的意境。诚然,水彩画与中国画除了超象神话、行神如空,行气如虹的超然外,也有还素处以默、妙极其微,欲返不尽、妙造自然的细致刻画,其意态无穷尽。
中国画意境在于空中直落,墨花飞舞,画上虚白,画境恍如,光不在内,也不在外,既无轮廓,也无丝理。可以生无穷之情,而情了无寄。(王船山评王俭《春诗》)。水彩画不像油画那样填没画底,不留空白,画面上动荡着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,而是像中国画那样讲求灵动、空灵、韵化,在空寂中生气流行。中国画强调“气韵”“神韵”“意境”而不拘泥于细节末技的真实,用“意”来感染人。主张“胸有成竹”,似像非像,强调写境、写意、写情。大胆地对物象进行取舍、概括、精简并移、重组、散点透视的手法,强调笔触的挥洒、飘逸、奔放以及色彩意向性、和谐性,表现一种景、意、情、趣。描绘景物需与情感融合,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,能使观者通过想象和联想,深入其境,从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。
地址:河南省 郑州市经五路66号 电话:0371-65727637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13017126号-1 河南省美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www.hnmeishuwang.com All Rights Rreserved 网站建设:中扬科技
免责声明| 网站地图